国家级奖励简介
国家级奖成果简介
[返回成果统计表]获奖年度 | 成果名称 | 奖项 | 第一完成单位 | 第一完成人 |
1997年 | 马铃薯抗菌肽基因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及抗青枯病新株系的获得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贾士荣 |
1995年 | 保护地专用黄瓜新品种中农5号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方秀娟 |
1995年 | 异源细胞质(粗山羊草)小麦新种质的创造及利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所 | 陈孝 |
1993年 | 黄胞胶生产的新方法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程桂荪 |
1993年 | 抗病丰产优质番茄新品种——中蔬5号和中蔬6号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高振华 |
1992年 | TO—891制茶专用油脂 | 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夏春华 |
1992年 | 多抗高产广泛性油菜新品种中油821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贺源辉 |
1991年 | 布鲁氏菌羊种五号菌苗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卢道纯 |
1990年 | 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12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谭联望 |
1985年 | Sm—1在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蚕丝的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陆雪芳 |
1988年 | 抗病偏高糖型甜菜多倍体品种甜研301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 | 杨炎生 |
1985年 | 利用磷肥副产品制造的新型杀菌剂氟硅脲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屠予钦 |
1985年 | 棉花抗枯萎病、高产新品种86—1号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马存 |
1985年 | 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其配制的七个系列新品种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贾翠莹 |
1985年 | 茶皂素石蜡乳化剂(TS—80乳化剂)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夏春华 |
1984年 | 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 李竞雄 |
1983年 | 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疫苗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沈荣显 |
1980年 | 新农用抗菌素多效霉素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 尹莘耘 |
1964年 | 豫北地区盐渍土棉麦保苗技术措施的研究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王守纯 |
1964年 | 冬干鸭屎泥水稻“坐秋”及低产田改良的研究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江朝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