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其配制的七个系列新品种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7-03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北京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贾翠莹,方智远,孙培田,乐宁,杜广岑,刘玉梅
- 起 止 时 间 :
- 获 奖 情 况 :198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发明提供甘蓝具有广泛自交不亲和性自勺特点和杂种优势的遗传原理,采用连续自交,分离鉴定,定向选择的方法,选育出7224—5—3等10个甘蓝自交不亲和系,解决了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一代杂种制种等技术难题。它们都具有配合力好,花期白交亲和指数在1以下,蕾期自交结实好,经济性状优良并整齐一致等特点。利用它们先后配制出“京丰1号”等7个系列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①丰产性好,7个新品种可比原有同类型主栽品种增产20%~30%;②早中晚熟配套,其中“报春”为早熟,“暮春”初夏为中早熟,“庆丰”为中熟,“京丰1号”为晚熟,有利于蔬菜周年均衡供应;③抗逆性较强,“报春”“京丰1号”等春甘蓝不易“先期抽薹,“秋丰”,“晚丰”等秋甘蓝对花叶病毒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④适应性广,7个新品种“京丰1号”,“晚丰”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种植,其他4个品种适于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地区栽培;⑤品质较好,叶球外观符合市场要求。“京丰1号”,“暮春”、“报春”的维生素C、糖、粗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类型主栽优质品种的水平。该发明已在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应用,1997—1984年累计推广面积达414万亩,其中1984年为140万亩。1978—1984年累计增收 6.04亿元,1984年年增收值达2.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