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Sm—1在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蚕丝的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主要完成人员:陆雪芳,李荣琪,刘丽琳,杨济秋
  • 起  止  时  间 :
  • 获  奖  情  况 :198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198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科技人员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提供的人体抗真菌药物,进行蚕的抗菌药物筛选,发现其中编号为Sm-1的药物有诱导三眠蚕生产细纤度生丝的生理功能。Sm-1诱导三眠蚕功能的发现为国内外首创。应用Sm-1对15对蚕品种进行三眠蚕诱导,诱导率达100%。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茧丝的一整套实用技术。1986年,在江苏农村中试成功,受到蚕农欢迎。实践证明,Sm-1诱导率高、龄期短、发育快、次代无异常,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效果,丝质优异,可缫13/15D细纤度至9/11D细纤度生丝,晶位可达5A级。应用Sm-1诱导技术,可在夏秋季不良环境条件下,促使夏秋蚕生产蚕丝安全、稳产。担桑产蚕量与斯免蚕相仿。三眠蚕茧缫制的细丝可加工成高档薄型织物真丝绡、绝缘纺、电力纺、细旦针织、细旦真丝袜等。
  1988—1990年该项成果列,入农牧渔业部“星火计划”,先后在江苏、四川、浙江等蚕区推广应用,三眠蚕丝及其织物在国际丝绸市场受到青睐,增强了我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我国蚕业科学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