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豫北地区盐渍土棉麦保苗技术措施的研究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王守纯,穆从如
  • 起  止  时  间 :
  • 获  奖  情  况 :196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20世纪60年代豫北地区在有灌无排的情况下,导致了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该处盐碱土大多分布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浅平洼地及河间浅平洼地,盐碱土以S042-—Cl-和Cl-—SO42-盐土为主,在年际间有周期性的水盐运动规律,土层中盐分具有强烈的表聚性特点。
  我所1961—1963年在豫北新乡县洪门公社,总结研究群众改碱经验和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开展了棉、麦保苗的科研工作,系统地总结出一整套棉麦保苗增产技术措施。
  (1)麦类:①伏前耕翻,伏期开沟,蓄水淋盐。麦收后耕翻晒垡,当上垡被伏雨拍打后,随即耙平,继以沿等高线开沟和造埂;②适时早播和选育冬性较强的优良品种。盐碱土土温低、晚播会造成冬前根和分蘖少,使抗冻和抗盐能力减小,导致死苗。
  (2)棉花:①冬耕晒垡“养坷拉”,初春耙地“造坷拉”。棉花收获后,采取冬耕晒垡,能抑制盐分继续上升,并把少量盐分调到土垡表面。初春进行耙地,造成1~3厘米大小不等的干坷拉;②开沟躲盐巧种。当4月下旬棉花播种之际,采取开沟播种,使其较多的盐分调集到埂背上,减轻苗期盐害;③适时晚播,采取热犁热种;④配合其他措施,如选育优良品种、浸种催芽、科学用肥和整枝打杈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