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首页 -  科技支撑 -  主推成果 -  在京研究所 -  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1957年正式成立时首批建立的5个研究所之一,2003年战略重组,成立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和杂粮等作物为重点,围绕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作物基因与分子设计、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4大学科领域,开展作物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涌现金善宝、陈凤桐、戴松恩、李竞雄、徐冠仁、鲍文奎、董玉琛、庄巧生、刘旭、万建民、钱前、李家洋等12位两院院士和邓景扬、王连铮、翟虎渠等一批杰出科学家。现有创新团队20个,两院院士5人,百千万人才12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3人。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容量150万份。在基础研究方面,率先完成小麦D基因组测序,3010个水稻基因组高精度测序和大豆泛基因组构建,研制了小麦660K基因芯片,克隆了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和抗旱基因、水稻株型,籼粳杂交不育和抗褐飞虱基因。面向产业需求,培育了中麦系列小麦、中单系列玉米、中黄系列大豆、京粳系列水稻等330多个国审和省审品种,推广面积超4亿亩,累计增产超100亿公斤。连续7次打破全国玉米高产纪录,到2020年达到新纪录1663.25公斤。获国家奖22项、其中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

  • 玉米品种 —— 中玉303
      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0.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长筒形,穗长17.2厘米,穗行数12~20行,穗粗4.9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1.5克。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感穗腐病,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67克/升,粗蛋白...
    王天宇
  • 玉米品种 —— 中单153
      中单153在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0.7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9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6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7.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4.7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6克。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感穗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44克...
    李新海
  • 玉米品种 —— 中单111
    中单111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99厘米,穗位高122厘米,成株可见18片叶。果穗圆筒型,穗轴粉色,穗长18.8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8克;中-高抗小斑病,中-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抗-中抗禾谷镰孢穗腐病,感-中抗弯孢叶斑病,高感-中抗瘤黑粉病;容重756-764克/升,粗淀粉73.10%~73.60%,粗蛋白11.27%~1...
    李新海
  • 玉米品种 —— 中单685
      中单685,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25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1.1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76.5厘米,穗位高115.1厘米,成株叶片数17.7片。果穗长锥型/筒型,穗长20.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5厘米,穗轴粉/红,籽粒黄色、半马齿/马齿,百粒重38.3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感灰斑病,中抗茎腐病,抗...
    李新海
  • 大豆品种 —— 中黄909
      中黄909在内蒙古平均亩产176.7千克,生育期113天。幼苗叶片绿色,披针叶,幼茎紫色。株高75厘米,主茎16节,分枝0.4个,紫花、披针叶、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荚微弯镰形,荚熟色褐色。籽粒圆形,黄种皮,黄色脐,百粒重17.7克。抗性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中感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株系,感大豆花叶病毒SMVⅢ号株系。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39.69%,粗脂肪21.05%。   在202...
    孙石
  • 大豆品种 —— 中黄901
      中黄901高产、稳产、早熟、抗病、耐密、抗倒,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中黄901比当地主栽品种黑河43早熟3天。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披针叶,灰毛。株高80厘米,主茎21节,有效分枝1.1个,底荚高度10厘米,籽粒黄色,黄脐,百粒重18.9克,成熟时褐色荚。蛋白质脂肪含量均衡,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41.52%、粗脂肪含量为21.31%。抗大豆灰斑病,中抗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株系,田间花叶病毒病发病...
    孙石
  • 大豆品种 —— 中黄37
      中黄37丰产、稳产,高蛋白、多抗,适应性广。籽粒外观商品性好,粒大,整齐,百粒重27克左右;生育期适中,生育期105~110天,适宜黄淮海地区麦茬夏播。蛋白质含量43.91%~48.28%。抗大豆花叶病毒多个株系。株高适中,80cm左右,分枝1~2个且短而收敛,叶片下大上小、下圆上尖,植株呈塔形,亚有限结荚习性,基本符合超高产品种的理想株型。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
    孙石
  • 小麦品种 —— 中麦578
      半冬性。优质强筋,黄淮南片和北片各级区试稳定达到强筋小麦标准,面包品质与进口优质加麦相当,2019年全国小麦品质鉴评排名第一。高产稳产,平均比区试高产对照增产5.1%,增产点次率90%;2020年高产创建实收亩产841.5公斤,创优质强筋麦全国高产纪录,大面积亩产与高产品种持平。多抗广适,中抗条锈和白粉病,中感叶锈和纹枯病,赤霉病轻;抗寒抗倒、耐高温、耐穗发芽,比高产对照早熟2天以上。亩穗数4...
    何中虎
  • 玉米机械籽粒收获高效生产技术
      机械粒收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该成果针对制约我国玉米机械粒收的主要因素,在玉米籽粒脱水、低破碎、抗倒伏等机械粒收关键性状发生规律及机制研究、宜粒收品种选育与筛选、低破碎低损失收获和烘干机械研发、丰产高效协同栽培技术创新、粒收技术集成及推广模式构建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玉米机械粒收高效生产技术被遴选为2020年农业农村部十大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李少昆
  • 稻田秸秆还田的丰产减排耕作技术
      针对传统稻作秸秆厌氧耕作,耕层还原物质多、甲烷排放高、水稻丰产难等问题,研发了以高产低排放品种为基础,秸秆粉碎匀抛、旱耕旱旋埋草、浅水埋茬平地的稻田有氧耕作为核心,增密保苗、调氮降碳、控水促根的根际增氧栽培为配套,创建丰产减排耕作体系,促进水稻丰产减排增效的共赢。该技术在我国水稻主产区示范应用,实现秸秆均匀入土率90%以上,水稻增产4.5%~8.7%,甲烷减排30%以上,节本增收8.3%~9....
    张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