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简介
  • 图片新闻
  • 精彩视频
  • 国家级荣誉
  • 省部级荣誉
  • 赋能美丽乡村 助力全面振兴——中国农科院...

    为进一步学习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中国农业科学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梳理了20年来全院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千万工程”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典型案例,现予刊发,供交流借鉴。

  • 一位农民育种家的科研道路

    他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土专家”,没有耀眼的学历,却深得科学大家的“真传”;他是远近闻名的农民育种家,从棉花到小麦再到大豆、玉米,国家和农民的需要就是他科技攻关的方向;他是不断探索创新的开拓者,不怕困...

  • 83岁茶专家的26年下乡路

    他是一位83岁的“年轻小伙”,与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坚持下乡开展科技帮扶26年,一心帮助偏远山村发展茶产业;作为一位“泥腿子”专家,他见证了片片茶叶铺就的脱贫致富路,他就是浙江省功勋科技特派员、中国...

  • 为南方大豆锻造“中国芯”——油料所南方大...

    秋分时节,遍地金黄,稻浪飘香,豆香正浓。在位于河南许昌的油料所黄淮育种基地,大豆育种家和豆农们正在地里忙碌着,望着一颗颗饱满的豆荚,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中豆63真是好品种,不怕高温不怕旱,播稀...

  • 扎根南繁硅谷的80后农科干将——记中国农...

    7月的一场台风过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又“热”了起来。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在科技城揭牌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野生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7个创...

  • 在最需要的地方全力守“沪”

    3月14日,上海市疫情骤然紧张,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全体职工改为居家办公。2个月以来,上海兽医所党委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策略,通过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从严从紧...

  • 捍卫夏粮丰收的麦田守望者

    受去年冀鲁豫陕晋五省罕见秋汛的影响,今年的夏粮生产面临很大困难,冬小麦晚播面积1.1亿亩,比往年正常情况晚了半个月左右。“尽管冬前小麦生产形势总体不太乐观,一二类苗减少近一半,但今年夺取小麦丰收仍然有...

  • 脚踏实地三十载 科技沃田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周卫研究员就是这样一位奋斗者。“耰锄不惮勤,常恐地力瘦。”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

  • 王振营:虫口夺粮的忠诚战士

    草地贪夜蛾原生于美洲,2016年1月份从美国的南部地区侵入到非洲的西部, 2018年12月从缅甸进入我国云南普洱,随后蔓延多省份。2020年夏天,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更为艰巨复杂严峻,59岁的中国农科院植...

  • 在科技保障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大动物生物安全四级设施。党支部现有党员26名,组建两年来,秉承“若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品...

  • 【创新争先】金黎平:把“马铃薯”变成“金...

    金黎平从小在浙江农村长大,从小在家做饭割草、干农活,乡情乡愁割舍不断,也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农业和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误打误撞进入了农业大学,她带着一种委屈的情绪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前为了争口气...

  • 【农科先锋】国际蔬菜基因组学领域的领跑者

    累累硕果背后,是默默耕耘的汗水与付出。民以食为天,如何培育优良蔬菜品种是中国当前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中国蔬菜育种领域在遗传基础、品质性状调控机制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空白,亟待...

  • 【村里来了农业科学家】为“甜蜜”事业甘愿...

    马兰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的太行山区,这里曾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革命老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被誉为深山老峪的“香格里拉”,非常适合发展蜜蜂产业。但这里的养蜂技术和生产模式相对落后,蜂群群...

  • 【村里来了农业科学家】攻城拔寨的灌溉所扶...

    韩堂村位于河南省封丘县,曾经,这里没有路灯、没有自来水,是一半以上家庭徘徊在贫困线上的贫困村。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派出扶贫工作队入村帮扶,一晃5年过去,卢闻航已经是第2任第一书记。...

  • 【农科先锋】引领数字技术创新 数据赋能农...

    智慧农业(农业遥感)团队现有在编科研人员19人,多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的指导下,紧紧聚焦“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的目标,依托国家智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

  • 【村里来了农业科学家】打造科技扶贫“临潭...

    临潭县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高寒山区沟壑地带,海拔2600米至3500米,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下简称...

  • 【村里来了农业科学家】振兴茶业的科技尖刀...

    四川邛崃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茶产业是当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2018年底,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的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团队积极响应中国农科院的号召,来到这里,为当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提供茶产业...

先进事迹更多>>

  • 农科专家协力攻关 破解海南豇豆困局——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海南豇豆绿色...
  • 中国肉鸭产业的开拓者——记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水生院士
  • 赋能美丽乡村 助力全面振兴——中国农科院科技支撑“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 伉俪情深三十年 携手攻关育沃田 ——记“全国最美家庭”周卫家庭
  • 一位农民育种家的科研道路
  • 扎根海岛二十载 问天探虫护粮安
  • 83岁茶专家的26年下乡路
  • 弘扬延安精神 追忆农科先辈——红色农学家陈凌风、朱明凯的延安故事
  • 以科技力量酿造首都“甜蜜事业”
  • 坚守一甲子 只为梨满枝
  • 扬巾帼之志 把好农产品质量关
  • 若为春泥甘作草 愿培繁花万树明
  • 笃行创新撒汗水 巾帼建功保粮丰
  • 以巾帼力量谱写植保新篇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用科技“金扁担”挑满丰收“幸福果”
  • 渠水奔流永向前 自立自强共奋进
  • 默默耕耘强基础 静待草原鲜花开——记全国青年文明号资源所呼伦贝尔站

精彩视频更多>>

  •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绿水青...

  • 虫口夺棉保丰收

  • 黄河故道梨花开

  • 扎根红土写春秋

  • 一心只为中国棉

  • 茶叶质量安全的奠基人——记中国工...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82105707 京ICP备100395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