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农业生产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发布时间:2025-06-18 |来源: 农民日报|作者:李丽颖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6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回顾与展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农业产业走势,基于国际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综合研判了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粮食供应总体保持稳定,中国农业更是持续发力,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在主要农作物中,稻谷、小麦和玉米均实现增产,大豆虽略有下降,但油菜籽和花生的扩种效果显著。同时,畜牧业也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猪肉产量在合理调控下小幅下降,而蛋类和水产品产量则再创新高。

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1.426万亿斤,大豆油料的扩种将持续增效,棉花、糖果等农产品生产也将稳中向好。在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猪肉进口量预计会下降,而畜产品和水产品的供应则将保持稳定。

农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提升农业产业韧性,发挥农业产业“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是中国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现实选择。报告聚焦中国农业产业韧性,从进口增加、气候变化、低碳转型3个维度科学研判中国农业产业面临外部冲击时的韧性表现,进而提出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进口策略方案。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价差驱动型进口特征突出。若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预计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将显著增长,进而对国内生产造成较大冲击,尤以玉米、牛肉和大豆影响最为显著。为有效应对进口冲击、提升农业产业韧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报告建议分类制定差异化进口调控与国内产能优化策略。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中国粮食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温度升高将导致三大主粮生产环节普遍减产,同时产后环节的粮食损失也将增加;降水量增加导致玉米和小麦生产环节普遍增产,但产后环节损失会加剧,较大程度上抵消了其对生产环节的正向影响,相比之下,水稻减产会较为严重。气候变化正以系统性、深层次的方式重塑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呈现出区域响应分化与作物适应能力重构的显著特征。中国粮食产业链各环节面临的气候风险将进一步加剧,区域性影响的不确定性较大,这将影响粮食的可获得性、营养和品质,并对粮食储存与流通体系造成严峻挑战。为提升中国粮食产业链应对气候变化韧性,报告建议制定科学的适应战略和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加大粮食科技创新投入,显著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报告显示,中国农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成效显著,农业碳汇增长速度远大于源排放速度。当前中国单位农业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水平均低于美国、西欧、巴西等主要经济体和全球平均水平,单位产值农业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远快于其他行业。未来农业碳减排需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协同发力,在生产端,重点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消费端,积极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低碳转型,在降低农产品供给压力的同时,提升粮食和蛋白自给水平,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光明日报]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2025-06-18
  • [农民日报]废旧地膜如何实现“绿色重生”?
    2025-06-17
  • [澎湃新闻]“轮选49”创黄淮海北片区优质强筋小麦大面积高产纪录
    2025-06-17
  • [光明网]《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农业生产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2025-06-17
  •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2025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在京发布
    2025-06-17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化与东欧国家农业科技合作
    2025-06-17
  • [人民日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我国农业生产将持续向好
    2025-06-17
  • [科技日报]报告显示: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已具备
    2025-06-17
  • [农民日报]《亚麻籽油营养健康与消费专家共识》发布:科学用油有了新指南
    2025-06-17
  • [CCTV-2]《正点财经》《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今天发布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2025-06-16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