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免疫细胞让母鹿长茸

发布时间:2025-06-23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揭示了梅花鹿母鹿生茸的调控机制,阐述了免疫调控母鹿生茸的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鹿茸是雄性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自然界除驯鹿外,都是公鹿长茸,母鹿不长茸。母鹿虽然不长茸,但是具有生茸的潜能,从母鹿上分离的鹿茸干细胞与公鹿干细胞一样,具有多分化潜能。雄激素在鹿茸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公鹿第一次生茸前阉割,会导致公鹿终生不能长茸。给母鹿注射雄激素甚至可以实现母鹿生茸。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了雄激素调控的下游关键因子CCL2,也是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研究发现,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在鹿茸生长时显著富集。抑制巨噬细胞会显著影响公鹿的生茸,而引入巨噬细胞就可以实现母鹿生茸。该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还原了巨噬细胞激活鹿茸干细胞的过程,局部注射CCL2就可以实现母鹿生茸,研究首次利用蛋白因子实现了母鹿生茸。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24448122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智能活性包装助力畜产品防腐保鲜
    2025-06-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化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科技合作
    2025-06-24
  • [人民日报海外版]种子遨游太空 未来绽放田间
    2025-06-24
  • 植物线虫分泌“间谍蛋白”破坏宿主免疫系统
    2025-06-23
  • 发现调控谷物籽粒淀粉积累和粒重的关键基因
    2025-06-23
  • 抗坏血酸合成基因提高棉花耐碱性
    2025-06-23
  • 废弃水果可发酵生产伊快霉素
    2025-06-23
  • 真菌通过RNA干扰介导DNA甲基化抵御病毒入侵
    2025-06-23
  • [人民日报]油料所研制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
    2025-06-22
  • [工人日报]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诞生
    2025-06-22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