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智能活性包装助力畜产品防腐保鲜

发布时间:2025-06-24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作者:陈爱亮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创新团队在畜产品防腐保鲜包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包装与保质期(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上。

针对畜产品受到微生物、温度、光照等因素影响容易腐败变质的问题,团队设计开发了集pH、微生物与蛋白酶三重响应触发式的抗菌保鲜包装系统。该包装系统在不影响牛乳和鸡肉感官和营养价值的前提下,能够将4℃保存的巴氏灭菌乳的货架期额外延长7天,鸡肉额外延长6天。

为了进一步实时监测畜产品储运过程中新鲜度状态,团队还开发了能够随牛乳、虾肉等产品“新鲜-亚新鲜-腐败”状态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新鲜度指示标签。这些研究为畜产品防腐保鲜“监测-调控”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了新思路。(通讯员 刘全吉)


图片2.png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psl.2025.101515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化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科技合作
    2025-06-24
  • [人民日报海外版]种子遨游太空 未来绽放田间
    2025-06-24
  • 植物线虫分泌“间谍蛋白”破坏宿主免疫系统
    2025-06-23
  • 发现调控谷物籽粒淀粉积累和粒重的关键基因
    2025-06-23
  • 抗坏血酸合成基因提高棉花耐碱性
    2025-06-23
  • 废弃水果可发酵生产伊快霉素
    2025-06-23
  • 真菌通过RNA干扰介导DNA甲基化抵御病毒入侵
    2025-06-23
  • 免疫细胞让母鹿长茸
    2025-06-23
  • [人民日报]油料所研制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
    2025-06-22
  • [工人日报]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诞生
    2025-06-22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