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关键蛋白提升水稻种子萌发率

发布时间:2025-11-10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者:秦华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团队联合国内高校,揭示了OsSAE1蛋白通过调控脱落酸和赤霉素之间的平衡来控制水稻种子萌发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

水稻种子的萌发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植物激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尤为关键,两种调控因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共同调控。

该研究发现,OsSAE1蛋白不仅能通过抑制脱落酸信号通路来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还直接调控赤霉素合成与代谢,通过精细平衡两大激素的水平调控种子萌发。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优异单倍型的启动子活性更高,且具有更高的萌发率。将优异单倍型导入低萌发率的粳稻,种子的萌发性能显著提高,显示出其优异等位基因在水稻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为直播稻新品种的培育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


<a href=生物所图注:OsSAE1调控水稻种子萌发.jpg" no_decorate_name="unpub_64a40c14b5644f5c8cfe44013285fcb6_1.jpg">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崔艳)

链接:https://doi.org/10.1111/jipb.70062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2025-11-10
  • 新城疫病毒通过“劫持”宿主磷脂增强感染力
    2025-11-10
  • 黑土地保育持续赋能粮油增产
    2025-11-10
  • 强化铁循环显著提升土壤中石油烃降解效率
    2025-11-10
  • 长读长测序分析新工具EasyAmplicon 2.0发布
    2025-11-10
  • 视觉感知新模型精准监测仔猪攻击行为
    2025-11-10
  • 数字孪生系统助力温室番茄采摘机器人提质增效
    2025-11-10
  • 全国农业科技“走出去”联盟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
    2025-11-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5-11-10
  •  [CCTV-1]《朝闻天下》迈向“十五五”美丽图景·一线见闻:两部遥控器“收割”一片山
    2025-11-08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