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黑土地保护创新基地——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完成了2025年度大豆、玉米测产收获和秋整地工作,集成的玉米—大豆轮作条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集中连片实收大豆亩产达259.7公斤,玉米亩产达933.2公斤。本年度克服了前期低温、后期雨水过多的不利气象条件,大豆连续2年保持在250公斤以上,玉米保持在900公斤以上,彰显了研发技术模式的气候韧性,这标志着院、所两级重大任务“黑土健康培育与增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继续深化实施,截止到今年,该任务所形成的秸秆颗粒还田、玉米-大豆轮作条耕秸秆覆盖还田、压实侵蚀生态阻控等技术(模式)应用推广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在黑土地保护的基础上持续赋能粮油增产。

该任务从2022年开始,在院所两级重大任务的支持下,针对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三变”难题,立足于农业生产实际,依据“护理相济、久久为功”的实施路径,从“保护性农业增粮(用)”“秸秆(颗粒和促腐拮抗微生物)还田+定向培肥(养)”“侵蚀压实生态阻控(护)”三个方面开展攻关,创新性构建了“主辅联动”试验示范格局,以闫家岗农场为核心,带动建三江农场、红星农场、青冈县、桦川县等支点,通过多点位、跨区域的协同研究,试验示范区内土壤容重降低8%(变松),土壤有机质增加0.81%(变肥),实现了“黑土健康增粮”的协同目标,强有力的支撑黑土地保护与粮油增产,形成中国农业科学院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通讯员 姬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