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9日,粮饲联产增收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现场会在浙江宁波举行。
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指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宁波宁兴涌优饲料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示范企业等的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会议。
据介绍,当前,我国粮食相关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本次会议以“粮饲联产增收”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共同探讨农艺创新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我国节粮低碳种养融合模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立足我国农业实际提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粮饲联产增收”动议核心是通过“农机-农技-农艺”三位一体融合,实现粮食生产与饲料生产协同增效,精准破解“种养割裂”与资源浪费并存的问题。

会议强调,相关动议已被纳入《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为推动战略落地,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的“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以“大食物观”为指引,构建“菌酶工具-替粮技术-日粮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成功攻关形成21项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应用破解非粮原料利用难题,部分场景已实现节省玉米等精饲料15%-30%。在此基础上,这些技术进一步集成形成谷饲、果饲、薯饲、籽饲四大类联产模式,拓宽了饲料来源、降低了养殖对粮食的依赖,重构了种养融合的农业生产体系,为破解“人畜争粮”、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与会专家高度认可项目成效,认为其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建议进一步强化区域适配性技术研发,扩大示范推广范围,更好发挥技术对粮食安全的支撑作用。


大会同期还举行了“红色领航聚合力产学研用促振兴——三方党建联建驱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组织参会嘉宾实地观摩宁波慈溪正大农业园“水稻谷饲联产增收—收获打捆农机农艺”示范现场,并安排五个课题的负责人及骨干依次汇报进展,从党建联建、技术观摩、课题攻坚多维度为项目深化推进与成果落地奠定基础。据悉,下一步项目组将聚焦核心技术深化、成果规模化推广,持续完善“农机-农技-农艺”三位一体体系,让粮饲联产模式在更多地区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