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始建于1993年,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2年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廊坊基地先后于2005年被命名为农业部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11年重命名为农业部廊坊农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2019年被授予国家植物保护廊坊观测实验站,2020年获批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22年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09年廊坊基地荣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依托试验基地,“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农业入侵生物的预警与监控技术”、“棉铃虫区域性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风险及评估预防性治理技术的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地科研人员围绕转Bt棉花对环境和生态影响的研究在Science和Nature上连续发表3篇论文。廊坊基地已成为植保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示范基地。植保所10个创新科研团队32个课题组在廊坊基地开展了科学研究与成果示范工作。
基地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内专业齐全的科研科普队伍。良好的科普硬件条件与强大的科研团队支撑,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综合实践、课题探究的平台。五年来廊坊基地依托植保国家队的人才资源,通过暑期夏令营,科普日,技术培训等形式累计接待各类人员6400余人次,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廊坊基地已经成为立足廊坊,辐射京津冀地区的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