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所决胜“南繁”保科研
南繁育种工作事关水稻所科技创新的根基,但疫情防控必须不留死角。这是水稻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视频会议上,所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与会人员达成的共识。胡培松所长高度重视南繁科研和疫情防控工作,他多次强调,时间不等人,科研千万不能松懈,但南繁疫情防控工作更不能松劲,必须件件落实到人。
战“疫”不松劲,我们如何应对?
水稻所火速成立了以副所长钱前为组长,曹立勇、罗炬为副组长的“南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全所一盘棋的布局下,科研处、所办公室、后勤中心等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制定了《关于南繁基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落实了一系列举措,为南繁科研和疫情防控工作“双管齐下”提供保障。
在海南陵水南繁基地,水稻所充分利用基地43间带独立卫生间宿舍的有利条件,严格做好新抵达人员的14天隔离防控。“现在市场上买不到消毒液和口罩了,外地物资也紧缺,即使有物资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现在是疫情非常时期,我是陵水本地人,我得尽自己所能来保证大家吃上干净卫生的饭菜。”长驻南繁基地的工作人员王小玉,托熟人找朋友,千方百计采集到部分消毒液和口罩,对食堂区域进行了全面消毒,保障食堂工作人员的口罩使用。南繁科研人员周兴鹏,在认真做好试验田的栽培管理、观察与记录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南繁基地“抗疫”联络员任务,一日一报全员信息,他说:“疫情这么严峻,为了战胜疫情,医护人员、军人、那么多人在一线‘浴血奋战’。相比之下,我只是在后方做了一点点后勤保障工作。”
目前,南繁基地全体人员上下一心,形成了群防群控、自防自控的强控合力,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各项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农时不等人,我们该怎么办?
“农时不等人,耽误一时,错过就是一年!”听似平常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水稻所早稻育种团队责任专家马良勇研究员内心的焦急,“而且,所里为我们南繁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细致的防疫工作,我必须去海南。”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马良勇在一番权衡并做好自身防护后,如候鸟一般,毅然“飞”赴海南开展南繁水稻育种工作。
“看,试验田里的稻子都陆续抽穗了,最近这些天正是做杂交的高峰期。没办法,因为疫情的发展,课题组成员无法及时来到陵水基地,今年杂交工作又多了不少,但特殊时期必须尽量保证工作顺利完成,自己苦点累点也是应该的。”他不辞辛劳,一个人顶着两个人的活,每天“一只口罩一顶草帽,一身汗水两腿泥巴”,早出晚归地在试验田里忙着观察材料、记录数据、给水稻剪颖壳、套袋授粉。中午烈日当头,本就闷热难耐,但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口罩一刻也不能摘除,偶尔也会出现中暑的症状。“说不苦是假的,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劳累。育种工作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梦想!”望着付出辛勤汗水后,那一钵钵套袋完成的水稻育种材料,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夕阳映衬下,令人温暖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水稻所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防疫不松劲的同时,持续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底气,更看到了农业科技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