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勇攀科技高峰 誓保舌尖上的安全--记全国巾帼文明岗质标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发布时间:2018-11-2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在编科研人员9人,其中女性5人。多年来,在团队首席王静教授带领下,立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在仿生材料合成、快速识别、高通量精准检测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已成为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极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科研团队。

       该团队先后主持承担了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2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项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48”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农业行业产业体系等项目50余项及49项标准制定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励13项。出版的科普图书《食品安全科普知识100问》于2016年5月14-21日在北京科技周展出。团队荣获2017全国妇联颁发的“巾帼文明岗”、2013-2014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巾帼文明岗”称号,首席专家王静教授多次获得院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巾帼标兵、先进工作者、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

执着奋斗,誓为食安做贡献

       农药助剂问题是一个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对其危害关注甚少。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团队科研人员深入研究我国农药助剂毒性分类、使用品种、应用现状、典型高风险助剂残留及代谢。团队开创性的工作有效弥补了我国在农药助剂研究方面的空白,引起了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的高度关注,有力推动了我国对农药助剂的管理。针对我国农产品中化学性典型污染物样品前处理低效、风险评价水平以及监管技术不足等问题,成功创制了多类覆盖87种化学性污染物的分子识别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及产品,建立了30余套涉及农产品中农药、农药助剂以及环境污染物等5大类500余种典型性化学污染物的同步检测与确证技术体系,分子识别和化学发光免疫增敏技术成果经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被列为"舌尖上的安全"六大成果之一分别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全国农业科技重大成果展”展出,2017年11月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展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激励创新  促成果转化

       任何科研成果无法投入市场就显示不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团队创新思路,在研究所前后两任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和承担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团队成员亲自跑田间地头,筛选试验场地、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开展田间试验,一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为我国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提供基础数据,规范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为团队创造每年超过300万元的稳定收入,此外,团队通过专利转让、技术服务、授权使用等方式分别同北京勤邦生物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威视有限公司、北京华夏科创、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通力合作,形成转让成果5项。通过成果转化和共同攻关,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安全科学仪器的国产化和应用。研究成果已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工作,为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孜孜不倦,实现跨越促发展

       团队成员始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一方面,他们情系民生,积极推进我国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发展。在繁重工作之余,团队首席王静教授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并和金芬研究员分别担任了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通过这一平台,团队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践行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国产仪器发展。累计为研究所带来数百万的经济收益,给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企业、科技界的充分肯定。2014年,王静教授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授予突出贡献理事奖。另一方面,他们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合作交流。近5年来,累计邀请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50余人次来我院、所进行交流,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科研水平积极努力,无私奉献。2013年、2014年、2016年,分别举办了中德“食品安全挑战与前景”研讨会和全国第一、二届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团队及研究所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为中外专家、学者、企业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效平台。

        首席王静一直把建设高绩效的和谐团队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审时度势,量才用人,努力给年轻人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不让一个人掉队,她率先垂范,忘我工作。在她的带领和感召下,年轻人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多名已成为行业专家,在本领域显露头角。团队中5人次被聘为农业农村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分析仪器分会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院级青年英才、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院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培育对象,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连续获得优秀博士论文称号。如今,团队已成长为一支个人价值诉求与团队发展同步的团队,一支信念坚定、团结创新、淡泊名利、懂得感恩、六律相和的团队。

      该团队以一颗颗赤子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了当代学者胸怀全局的主人翁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今后,他们将着眼乡村振兴战略和质量兴农的新定位,牢记使命,踏上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以实际行动书写誓保舌尖上安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