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获悉,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与天水市果树研究所、中共甘谷县委、甘谷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苹果高产高效技术观摩会”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曹永生表示,我国果业发展可分为吃不饱、吃得饱、吃得好、吃健康、吃美好5个阶段,科技创新重点正在从高产、优质向更注重营养、功能和感官评价转移。加速果业全产业链培育,可以从特殊品种、特殊用途、加工用途、优质程度、稀缺程度、营养健康、特殊成分、文化艺术、民俗宗教、休闲旅游、绿色生态等方面拓宽外延。以“五五”成果转化模式为指导,走好“一新”驱动、“两优”先行、“三产”融合、“四品”提升、“五减”支撑、“六化”同步的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程存刚发布了甘谷苹果高产高效十大技术,即“品种改良优结构,乔砧短枝优模式,省力修剪提光效,智能管理提效率,分批采摘提品质,抗旱栽培减水分、有机替代减化肥、绿色防控减农药、免袋栽培减人工、立体设防减灾害(简称‘两优三提五减’)”。“省力降本、提质增效”的苹果轻简优质高效智能化生产技术模式,分别在黄土高原产区、环渤海湾产区和西南冷凉产区实现了可复制、易推广,辐射带动10余万亩,有力推动了我国不同区域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晓龙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将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优先在天水试点,助力打造全国苹果绿色清洁高效生产样板区。天水市将发挥资源优势,借鉴先进经验,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强化品牌的保护和培育,努力使一颗颗小苹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