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新华社]千里沃野丰收忙——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通辽秋收见闻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 新华社|作者:连振
字体 小 中 大

眼下,内蒙古通辽市近2000万亩玉米秋收工作已经过半,千里沃野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种植的6000亩玉米已经收割了2000亩,剩下的预计在15天内全部收获。”在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镇哈拉满罕村,博丰农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荣说,“今年年景好,关键有技术保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2000斤,比去年增产100斤。”

林荣介绍,他今年流转和托管的6000亩地全部采用玉米密植技术,每亩保苗达到了6000株,严格按照导航播种、滴水齐苗、水肥一体化的技术标准栽培。


XxjdzbC000020_20251020_CBMFN0A001.jpg

  10月14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镇哈拉满罕村,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连振 摄

说起靠技术增产,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忠臣有一肚子话要讲。“我们种植基地先后进行了品种试验、密度试验、水肥试验等,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的玉米密植栽培技术模式。”马忠臣说,“除了全部应用中国农科院的11项关键技术,我们还应用无人驾驶、精准导航、无人机巡田等一系列技术和设备,实现耕种防收全程智能化和数字化。”

通辽市科尔沁区农牧局局长陈宏明介绍,2025年该基地作为科尔沁区玉米单产提升东部乡镇中心,以推广应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等绿色高产技术为手段,实现了每亩增产200斤以上,带动科尔沁区玉米增产1亿斤以上。

吉尔嘎朗镇茂林塔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宝山说,依托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今年流转和托管的1万多亩地全部从沙坨子变身高产良田,也用上了密植高产、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亩产达到2200斤左右。

吉尔嘎朗镇党委书记王冠楠介绍,近三年来,镇里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落地,积极推广浅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技术覆盖面积从最初的2000亩提升至今年的7万亩,效果立竿见影。


XxjdzbC000020_20251020_CBMFN0A002.jpg

  10月18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将玉米装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连振 摄

据了解,2025年,通辽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00万亩,同时大力推广玉米密植技术,配套密植高产精准调控11项关键技术及8项精准措施,并拓展至沙地玉米、青贮和鲜食玉米、玉米制种等领域。从2021年到2025年,通辽玉米单产提升带动粮食增产21.8亿斤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写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
    2025-10-20
  • “烘干神器”开进田间 雨天抢粮不用愁了
    2025-10-20
  • 用基因“闸门”控制玉米叶酸转化
    2025-10-20
  • 新型抗氧化包装材料助力生鲜肉保鲜
    2025-10-20
  • [新华社]我国在水稻科技多个领域取得长足进展
    2025-10-19
  • [央视网]第一届水稻科技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2025-10-19
  • [CCTV-17]《中国三农报道》聚力耕耘“十四五” 内蒙古通辽 全国粮食主产区首次实现200万亩规模“吨粮田”
    2025-10-19
  • [CCTV-13]《东方时空》打好黄淮海秋收硬仗 要上哪些“硬手段”?秋收整体形势如何?打好丰收硬仗靠什么?
    2025-10-19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电贺郑丽文 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郑丽文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
    2025-10-19
  • 习近平就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向日本首相石破茂致唁电
    2025-10-19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