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用基因“闸门”控制玉米叶酸转化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者:王维轩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发现叶酸代谢新的分支途径,其关键基因能有效控制活性叶酸的积累,为高叶酸玉米分子育种提供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图片2.png

目前,叶酸缺乏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高叶酸作物育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叶酸生物强化,有效改善叶酸缺乏症状。

科研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编码玉米谷氨酸亚胺甲基转移酶基因是调控叶酸代谢的关键基因,其单碱基自然变异会导致蛋白序列中的一个氨基酸变化,如同一个“闸门”,调控有活性叶酸向无活性叶酸的转化量,从而显著影响玉米籽粒中活性叶酸的积累。敲除该基因后,玉米籽粒中活性叶酸含量显著提高。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玉米谷氨酸亚胺甲基转移酶基因在植物叶酸代谢中的新分支途径,还提供了可直接利用的优良等位基因资源及其分子标记,为培育高叶酸功能性玉米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崔艳)

原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15082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新型抗氧化包装材料助力生鲜肉保鲜
    2025-10-20
  • [新华网]第六届国际茶学院所长会议在福州召开
    2025-10-17
  • [人民日报] 农产品供给贴合“新吃法”(农产品新消费观察)
    2025-10-17
  • “高效肉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现场观摩会在甘肃环县召开
    2025-10-17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培养博士项目十周年交流会在京举行
    2025-10-17
  • 长期种植绿肥可增强土壤碳稳定性
    2025-10-17
  • 新技术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快速高通量检测
    2025-10-17
  • 栽培荞麦与其野生近缘种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获揭示
    2025-10-17
  • 构建陆地棉纤维发育基因调控网络
    2025-10-17
  • 微量生物质转化纳米碳技术助力粮食增产
    2025-10-17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