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日报]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全流程覆盖基因挖掘到分子设计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 光明日报|作者:宋雅娟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Molecular Horticulture(分子园艺)》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遗传育种团队的简报,题为PeachMD: a multi-omics database for peach。该文报道的PeachMD数据库(http://www.peachmd.com)首次集成桃基因组、表观遗传组、群体遗传变异及多维度表型数据,并深度整合CRISPR设计、GWAS分析等工具,为推动桃分子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257246107701066480.jpg

图注:桃果实表型多样性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测序成本的显著降低,生物大数据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在桃的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多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多维度、多层次的海量数据资源。这些数据的积累为解析桃的进化历程、挖掘重要性状的关键基因以及指导分子育种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面对如此庞大且复杂的多组学数据,如何高效整合、深度挖掘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生物学信息,已成为当前研究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更依赖于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智能化分析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因此,多组学数据库的建立成为推动桃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石。

PeachMD数据库涵盖了迄今为止最新和最全面的桃多组学资源库。数据库收集并整合了已发表的12个桃基因组(支持基因组间共线性分析)、329个转录组数据集(包括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支持FPKM/TPM/Read Count多维度表达谱分析)、102个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解析CG/CHG/CHH不同位点甲基化调控模式)以及1313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含13类关键农艺性状表型)。

数据库秉承全过程式的设计理念,通过CRISPR-GWAS联动,实现从基因挖掘到分子设计全流程覆盖。此外,PeachMD数据库还支持多模式检索,从基因ID、启动子、蛋白结构域等多维度查询,一键获取基因序列信息。集成的Gene LiftOver工具作为基因组数据分析的‘桥梁工具’,方便不同基因组间的基因比较。

据悉,PeachMD提供的多组学关联分析工具,能够揭示基因组变异-表观变异-转录差异协同调控网络,便于数据的利用。因此,它有望成为推动桃分子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总书记山西行丨记者手记:挺起民族脊梁,蹚出发展新路
    2025-07-14
  •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2025-07-13
  • 习近平向苏里南当选总统西蒙斯致贺电
    2025-07-13
  • [经济日报]新茶饮新表达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举行线上会谈
    2025-07-11
  • 台湾青年学生访问团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参访交流
    2025-07-11
  • 从病原体到肠道共生伙伴的新认知
    2025-07-11
  • 黄麻纳米纤维素可作为微塑料的“解毒剂”
    2025-07-11
  • 电化学传感平台可快速智能检测肉品新鲜度
    2025-07-11
  • 高稳纳米抗菌肽捕获抑制耐药菌
    2025-07-11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