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日报]“最美志愿者”李少昆: 新技术引领玉米大面积丰产增收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 光明日报|作者:杨舒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7月31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作为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田间课堂”科技小分队骨干志愿者,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他的科研生涯,始终围着玉米转。李少昆现任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科院稳产保供志愿服务顾问、作科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资深首席,作为玉米栽培学科带头人,长年带领团队扎根一线,开展玉米高产理论与增产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及志愿服务工作。

2024年,玉米生产季节各地灾害频发,给全年粮食生产和稳产保供带来严峻挑战。李少昆闻令而动,主动担当,全年扎根田间地头305天,足迹遍布全国玉米主产区。期间,他率领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专家组、中国农科院玉米产业专家团及全国玉米产业精锐力量,深入主产区一线,因地制宜制定玉米抗逆增产、稳步提升的技术方案。在优选耐密高产品种基础上,他研发推广宽窄行、密植精播、导航精量播种、滴水齐苗与水肥精准调控、一喷多促等技术集成落地。技术落地生根,服务精准及时,为玉米生产防灾稳产、支撑全国粮食总产迈上1.4万亿斤台阶贡献了关键科技力量。


0825s8j9000-bnay.jpg

“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这项惠及全国的栽培技术,凝聚着李少昆团队20年来的不懈追求。2004年以来,李少昆始终坚守科研初心,以非凡的毅力和严谨的态度,带领团队以合理增密提高群体生产力为核心,探索构建了适合国情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连续7次创造并刷新全国玉米高产纪录,2020年创亩产1663.25公斤新纪录,2024年在伊犁河谷创造百万亩吨粮田亩产1164.7公斤,大面积高产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0825s8jb000-va0z.jpg

他积极参与科技帮扶和乡村振兴,创新了“田间课堂”、“科技包县”等高效技术传播模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百场,惠及30万余人次,研发的技术挂图和科普作品已经累计发放200余万份。在他的有力推动下,截止目前,“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以超1.5亿亩,产量水平较常规生产模式每亩增加110公斤,亩均纯收益191元,为保障国家玉米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李少昆躬身田畴四十载,秉承着科技志愿者的赤子之心,助力中国人的饭碗盛满更多优质的中国粮。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经济日报]“水果自由”解锁甜蜜生活
    2025-08-09
  • [中国科学报]可食用茶多酚自组装保鲜材料问世
    2025-08-09
  • “携手开创这个星球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变局中展现时代担当
    2025-08-07
  • [中国科学报]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
    2025-08-07
  • [科技日报]新管理模式让马铃薯科学“减肥”成功
    2025-08-07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2025-08-06
  • 作科所李少昆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新技术引领玉米大面积丰产增收
    2025-08-06
  • 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25-08-05
  • 汇聚人民智慧 共绘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指明方向
    2025-08-05
  • [工人日报]野猪百万年西迁的基因密码被破译
    2025-08-0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