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茶树液相芯片助力茶树分子育种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牵头研制了首张茶树TEA5K液相芯片,并利用其完成了茶树品种鉴定、茶树遗传图谱构建、茶树关键农艺性状的QTL定位,以及茶树遗传进化分析等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

f5ea6831b7ee41ca901a6b48b64c3bda.jpeg

该研究利用靶向测序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200多个主要茶树育成品种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再利用该芯片,构建了一张包含3274个SNP标记,总图距长2225.19厘摩的遗传图谱,定位了茶树氨基酸组分相关的多个QTL位点。科研人员还利用该芯片对519份茶树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地方资源,此外野生资源与现代栽培品种之间也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这为今后充分利用野生茶树改良现代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张璐君)

原文链接:https://jnanobiotechn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51-025-03533-5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生物电化学技术破解稻田汞难题
    2025-07-10
  • [经济日报]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
    2025-07-10
  • [经济日报]控制桃子软化速度的关键基因找到了
    2025-07-10
  • 茶树液相芯片助力茶树分子育种
    2025-07-10
  • [CCTV-13]《新闻直播间》国家统计局 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 产量2994.8亿斤
    2025-07-10
  • [人民日报]科学家发现提高小麦抗旱性新途径
    2025-07-10
  • [工人日报]“调慢”桃子变软速度的关键基因找到了
    2025-07-10
  • [CCTV-2]《第一时间》江西:现场查验挑选 高产优质早稻新品种加快推广
    2025-07-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动物健康领域国际合作
    2025-07-10
  • 从单细胞视角预测和解析水稻复杂性状调控
    2025-07-09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