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往期专题»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 所长建言

王元英等:找准定位 创新发展 不断推动烟草科研工作

【字体:
    从2004年到2010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关于农业科技的论述,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科技为主题,把农业科技上升到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这一高度,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通过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论述、新政策很多,其中有两点尤为令人瞩目。一是有关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定性的论述,确立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属性。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正全面推进,之前国家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定位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加上在上一次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有一部分农业科研单位被推向市场、转为企业,并最终被市场所淘汰的先例存在,导致了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在和科技人员对分类改革的前景琢磨不透,思想认识无法统一,进而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对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今年1号文件对农业科技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性,从根本上确立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属性,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为广大农业科研单位的下一步发展、继续为现代农业建设做好科技支撑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障。
    二是国家将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近年来,中央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从总量上来看仍显不足,在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方面力度不够,高水平创新成果缺乏;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经费明显不足,科研与生产明显脱节;用于保障科研机构运行经费水平依然偏低,“有钱打仗、无钱养兵”的现状普遍存在,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年1号文件从着眼长远发展出发,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幅、增量和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在农业科技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领会精神是基础,抓好落实是关键。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切实增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对全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引领能力和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真正做到顶天立地。
    一是要围绕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要求,制定好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根据院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和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继续坚持“科技兴烟,服务三农”的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重点突破、引领未来,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服务行业、支撑发展的原则,仔细分析形势,找准自身定位,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调研、论证,认真制定好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使之成为引领研究所未来发展和凝聚职工力量的行动指南。
    二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准备工作。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公益一类研究所的目标任务,调整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亮点和服务三农工作宣传,真正做到“顶天立地”,为争取公益一类研究所做好思想、定位、舆论等方面的准备和铺垫。
    三是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工作。围绕全面提升研究所发展能力这一核心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完善岗位管理、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起能够引导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围绕研究所核心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体现价值、兼顾公平的激励机制;完善起以核心价值理念为主体的创新文化体系,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是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牢牢把握农业科技促进年这一有利机遇,认真谋划,找准切入点,在重大科技选题、重点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争取等方面有所突破。科研方面,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烟草基因组计划”、“特色优质烟叶研究与开发”、“全国烟草有害生物普查”、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平台等国家和行业重大、重点科技项目为依托,加大基础性、前沿性科研工作力度,争取在烟草功能基因鉴定与开发、烟草基因调控与分子育种、烟草有害生物控制、烟草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低危害烟叶开发等领域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同时,认真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预研项目,积极争取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国家项目。创新平台方面,在青岛减害工程技术中心基础上积极推进省部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争取做好准备。加快推进与海外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作。
    五是要加快推进试验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西南烟草试验基地建设,搭建起立足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运作、高端管理技术人才培养、国际化交流与协作一体化发展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同时,抓好青岛试验基地提质建设,争取基地建设工程尽快实施。
    六是要认真抓好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支撑发展的内在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在巩固优势学科的同时抓好新兴学科的建设。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制定完善研究所人才引进与培养规划。要进一步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重点做好领军人才的引进工作;完善创新团队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团队整体效能,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方面发挥尖刀作用,并争取有1-2个创新团队纳入院优秀创新团队;针对现有人才队伍现状,制定好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优秀青年人才出国培训、重点培养、选拔任用办法,为年轻人才尽快成长、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七是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提升成果转化效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行业发展需求,谋划好支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充分发挥原料研发中心、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单元、国家烟草改良中心试验站等现有成果转化体系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构建起辐射范围广、服务功能全、多学科、全方位的烟草综合示范和科技服务平台体系,进一步推动了高新技术和实用新型技术的应用、推广。
    八是要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开展创新文化建设年活动。围绕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我所文明创建工作力度,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以创新文化建设年活动为主线,挖掘凝练烟草所核心价值理念,扎实推进园区文化、标识文化、制度文化、廉政文化、和谐文化建设,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拓展健身活动场所,倡导健康的工作生活理念,更加关注民生、发扬民主,积极推进文明和谐科研院所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领导班子   王元英 管辉 王树声 张忠锋 赖燕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