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尽早开展全国耕地质量普查

【字体:
    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农业复种指数高,耕地几乎很难得到喘息的机会。在粮食连年丰收之后,耕地质量对于当前农业生产的制约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和重大隐患。如何让累“瘦”的耕地重新肥沃起来?农业部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不同领域专家对提升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明岗指出:

    我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一个现状、二个热点和三条建议”。
    一个现状: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不清。自1980年前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耕地质量也变化很大,特别是农田养分非均衡化明显。然而目前,我们只有一些局部或区域性的资料,缺乏国家层次上的耕地质量数据,也就是说,全国耕地质量状况总体不清楚。
    二个热点:一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利用强度高,导致耕地质量退化严重,土壤贫瘠化、酸化、盐化、污染等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在40%以上,成为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二是我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中低产田占2/3,不适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约占1/4,我国农田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50%左右,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因此,提升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培肥土壤,是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和关注的另一个热点。
    三条建议:根据耕地质量的现状和问题,我的主要建议有3条。一是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这是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当务之急。建议尽早、全面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二是全面规划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与工程。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全面规划和布局耕地质量项目,包括国家和重点区域的耕地培肥与地力建设、障碍耕地改良、耕地质量监测与预警等。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农业部与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加强合作,在耕地质量基础数据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共同合作开展耕地质量提升相关研究和保护政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