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助力“十一连增”

[工人日报]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6%

【字体:

    本报讯(记者黄哲雯)“科技创新工程试点进展顺利,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技术集成转化创新亮点纷呈,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科研支撑条件明显改善,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记者从1月26日召开的中国农科院201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让该院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14年攀上一个新台阶。
    据介绍,按照“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该院分批完成了32个试点研究所科研团队遴选工作,初步解决了“大科研、小作坊”、研究力量分散和科研方向交叉重复等突出问题。同时,构建了创新工程制度体系,探索了协同创新机制。
    一年来,中国农科院聚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创新,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业科技贡献巨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该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该院在小麦、水稻、大豆、棉花、黄瓜和烟草等基因组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主粮作物高产攻关取得新突破,水稻所杂交稻、作科所玉米新品种分别获得955公斤、1227.6公斤的亩均单产新纪录。
    最抢眼的是,去年该院全年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22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励;获专利授权1006项,比2013年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497项,使得科技支撑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