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牧药所开展甘南草原保障技术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4-24
4月17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南部草原牧区‘生产生态生活’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实施方案研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召开。
据课题主持人阎萍研究员介绍,课题组在项目试验基点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现有牦牛饲养量的基础上,组建了基础母牛群1000头,并建立了种牛档案;通过实地调研确定了10个牧户的羊群为核心选育群,组建了藏羊核心群15群(每群基础母羊200只)。在调查了天然草地退化及鼠害、毒杂草防治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天然草地修复与持续管理综合技术防治体系,利用高寒牧区优质豆科牧草新品种“兰箭3号”“春箭舍豌豆”和禾本科栽培牧草甘南垂穗披碱草,选取退化面积30公顷的天然草地进行补播,提出了以高寒牧区栽培草地为核心,以牧户水平草畜营养平衡的耦合模式。(通讯员 符金钟)
据课题主持人阎萍研究员介绍,课题组在项目试验基点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现有牦牛饲养量的基础上,组建了基础母牛群1000头,并建立了种牛档案;通过实地调研确定了10个牧户的羊群为核心选育群,组建了藏羊核心群15群(每群基础母羊200只)。在调查了天然草地退化及鼠害、毒杂草防治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天然草地修复与持续管理综合技术防治体系,利用高寒牧区优质豆科牧草新品种“兰箭3号”“春箭舍豌豆”和禾本科栽培牧草甘南垂穗披碱草,选取退化面积30公顷的天然草地进行补播,提出了以高寒牧区栽培草地为核心,以牧户水平草畜营养平衡的耦合模式。(通讯员 符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