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级奖简介
院级奖成果简介
[返回成果统计表]获奖年度 | 成果名称 | 奖项 | 第一完成单位 | 第一完成人 |
2000年 | 沿海滩涂地区机械化立体种养加模式及其技术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肖宏儒 |
2000年 | 梅花鹿茸心鞭系列营养保健品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董万超 |
2000年 | 旱地农业决策基础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计划研究所 | 罗其友 |
2000年 | 李属、杏属、树莓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 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林盛华 |
2000年 | 抗病偏丰产甜菜遗传单粒型三倍体杂交种——甜单二号的育成及推广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甜菜研究所 | 王红旗 |
2000年 | 保护地厚皮甜瓜新品种——“郑甜一号”的培育与应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齐三魁 |
2000年 | 马铃薯试管薯发育研究和工厂化生产技术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贵州省扶贫开发 服务中心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屈冬玉 |
2000年 | 优质粮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 唐秀芝 |
2000年 |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赵广才 |
2000年 | 天然有色棉系列新材料的创造和利用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杜雄明 |
2000年 | 杂交稻结实障碍的生理学新解及粒粒饱增产技术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王熹 |
2000年 | 夏大新品种中豆26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彭玉华 |
2000年 |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马思奇 |
2000年 | 褐飞虱全纯人工饲料的创制及氨基酸营养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傅 强 |
2000年 | 丹参抗菌有效成份的代谢转化与构效关系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薛 明 |
2000年 | 肉牛主要生产性状的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 曹红鹤 |
2000年 | 恩施高硒区和普阳低硒区生物硒的开发利用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恩施市硒资源 开发办公室黑龙江农垦总局普阳农场 | 孙树侠 |
2000年 | 全国冬小麦遥感估产业务运行系统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计划研究所 | 周清波 |
2000年 |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 | 卢良恕 |
2000年 | 花生病毒株系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许泽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