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与肉鹅种养结合研究和应用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6-1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张家界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咸宁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湖南省福来喜鹅业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青山绿水特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沅江市湘丰鹅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员:陈继康、熊和平、喻春明、蒋桂韬、戴求仲、王延周、陈 平、朱娟娟、朱爱国、张中华、李 莉、龚秋林、汤涤洛、吕发生、廖定胜
- 起 止 时 间 :2000年1月—2015年9月
- 获 奖 情 况 :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奖
- 内 容 提 要 :
自2000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湖南、四川、湖北、江西、重庆等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及企业,开展了“苎麻与肉鹅种养结合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经过10余年的协作攻关,形成了以苎麻这一新型牧草资源为核心的苎麻园划区集约轮牧技术,研发了高苎麻含量畜禽全价饲料产品,为我国肉鹅养殖业调结构、转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苎麻园划区集约轮牧技术以麻园划区、集约轮牧和减量补饲为主要特征,亩载鹅比达到80-120只/亩,在保持生产性能稳定的条件下,可节省7-50日龄主要生长时期约50%的精饲料。配套研发了麻园放牧肉鹅的新型专用精料。该精料具有高能量、低蛋白、微量营养与苎麻互补的特点,并通过添加益生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增强了饲料利用效率。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放牧时间和配合饲料的配比以及添加量,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和成本控制,肉鹅平均日增重达61g,出栏体重可达5kg,每只肉鹅可新增纯收益38.5元。
适于常规舍养模式的节粮型苎麻饲料产品及其制备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苎麻草粉加工的难题。通过大幅度提升苎麻草粉含量,降低了粮食的用量和饲料成本,平均每只肉鹅约节省8-15元。“粮草合一”的苎麻草料,利用40%-70%的苎麻草粉和其他牧草为主料制成,充分发挥苎麻草粉高蛋白、其他牧草高能量的特点,通过辅料优化饲料营养结构,达到满足肉鹅生长的要求。该产品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投入与劳动强度,每只肉鹅平均利润增加50%以上,并且显著降低了粮食用量,节省了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