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人参根病生物防治技术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4-04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扶松县人参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吴连举,刘继永,彭凤华,张亚玉,尤伟,李刚,侯玉兵,刘廷惠,王艳艳,王君,任文艺
- 起 止 时 间 :1998年1月—2002年6月
- 获 奖 情 况 :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研究完成了人参、西洋参根病发生种类的调查,明确我国人参、西洋参根病以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侵染引起锈腐病为主;获得具有较强拮抗活力的微生物菌株7 个,并进行了菌株鉴定。筛选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木霉菌(Trichodeimasp.)用以防治人参、西洋参根病;建立了参类土传病原菌和木霉菌生长曲线的数学模型,明确木霉菌对参类土传病害的作用机制。探明了有益微生物发酵最适宜的环境条件,筛选出有益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获得抗多菌灵和五氯硝基苯的突变菌株4个。首次研制出适宜有益微生物生长的有机添加剂“Mx”;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有机添加剂“Mx”防治西洋参锈腐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68.6%、65.1%,明确有机添加剂“Mx”防治锈腐病的机理;探明了木霉菌发酵工艺;微生态制剂应用于人参、西洋参生产上,使根病的发病率降低了53.85%—56.22%,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85.68%,增加产量为19.28%—25.89%。
本项成果在人参、西洋参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达75万平方米以上,获新增产量18.8万公斤,累积获得纯收入494.67万元。
本项成果在人参、西洋参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达75万平方米以上,获新增产量18.8万公斤,累积获得纯收入494.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