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资源资产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4-04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姜文来,杨瑞珍,罗其友,陶陶,唐曲,李建平,雷波
- 起 止 时 间 :1998年—2002年
- 获 奖 情 况 :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研究立足于资源问题研究前沿,对资源资产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较有特色的资源资产理论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它对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指导意义。
成果主要创新点:(1)在界定了资源资产新内涵基础上,综合研究和构建了资源资产的理论体系;(2)创建了国有资源资产流失的理论,提出了国有资源资产流失的机理及其治理模式;(3)构建了资源资产折补理论及其相应的理论模型;(4)建立了森林涵养水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5)提出了资源资产经营(评估、经营模式、经营收益分配)与管理(产权管理、价值管理和收益管理)的理论与方法;(6)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水价和水权界定模型,系统地提出了水资源投资和科技政策以及开放市场条件下水价调整方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可应用于与资源有关的诸领域,如水利、国土、环境、农业、工业、生态、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性资产评估等,为资源资产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
成果主要创新点:(1)在界定了资源资产新内涵基础上,综合研究和构建了资源资产的理论体系;(2)创建了国有资源资产流失的理论,提出了国有资源资产流失的机理及其治理模式;(3)构建了资源资产折补理论及其相应的理论模型;(4)建立了森林涵养水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5)提出了资源资产经营(评估、经营模式、经营收益分配)与管理(产权管理、价值管理和收益管理)的理论与方法;(6)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水价和水权界定模型,系统地提出了水资源投资和科技政策以及开放市场条件下水价调整方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可应用于与资源有关的诸领域,如水利、国土、环境、农业、工业、生态、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性资产评估等,为资源资产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