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4-04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韩文炎,许允文,殷坤山,石元值,阮建云,马立峰,韩宝瑜,王国庆,肖强,唐美君,郑旭霞,朱跃进,叶伟阳,刘先锋,马新颖
- 起 止 时 间 :1998年10月—2002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项目属农业科技领域,适用于有机茶开发、优质高效有机茶园建设和有机茶认证。
该项目针对当前有机茶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就有机茶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土壤与茶叶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别是铅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茶园及其周边环境大气、防护林对有机茶卫生质量的影响,茶园铺草对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和土壤性质,以及茶园间作对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提出了以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和生态改善为中心的茶园基地建设技术,以施用有机茶专用肥和地表覆盖为中心的土壤培肥技术,以增强茶树树势,提高生物多样性和使用生物农药为中心的病虫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其中率先研制开发的有机茶专用肥“多效有机菌肥”,已批量生产,并通过了国际认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首次提出了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制定了《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和《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并作为我国首批有机农业方面的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项目执行期间,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编写著作和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对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与推广,累计推广应用7842公顷,新增茶叶产量5976吨;新增产值1.67亿元,已获经济效益5002万元,另外,在今后3年中还可能产生1.23亿元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促进我国有机茶的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针对当前有机茶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就有机茶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土壤与茶叶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别是铅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茶园及其周边环境大气、防护林对有机茶卫生质量的影响,茶园铺草对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和土壤性质,以及茶园间作对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提出了以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和生态改善为中心的茶园基地建设技术,以施用有机茶专用肥和地表覆盖为中心的土壤培肥技术,以增强茶树树势,提高生物多样性和使用生物农药为中心的病虫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其中率先研制开发的有机茶专用肥“多效有机菌肥”,已批量生产,并通过了国际认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首次提出了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制定了《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和《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并作为我国首批有机农业方面的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项目执行期间,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编写著作和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对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与推广,累计推广应用7842公顷,新增茶叶产量5976吨;新增产值1.67亿元,已获经济效益5002万元,另外,在今后3年中还可能产生1.23亿元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促进我国有机茶的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