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院级奖成果

早熟、丰产、抗病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7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喻树迅,范术丽,原日红,余学科,黄祯茂,宋美珍
  • 起  止  时  间 :1996年1月—2000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中棉所27是在国家育种攻关项目支持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丰产、抗病棉花新品种。1997年和1998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全国审定。其主要特点是:
  1. 早熟不早衰:在麦棉两熟棉区种植生育期109天,吐絮集中,霜前花率高,夏棉达87.1%;新疆一熟达95%。
  2.稳产高产:1994—1995年在河南和全国夏棉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46.5kg和52.6kg,比对照中棉所16增产24.7%和14.6%,均居第一位;1996年参加全国和河南省生产试验,共47个点次,其中46个点次产量居第一,霜前皮棉平均亩产57.7kg和55.8kg,比对照中棉所16增产23.0%和23.2%;1996年在新疆喀什大面积示范,亩产皮棉达107kg和113kg,分别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58.4%和31.0%。
  3.抗病性强:经委托法定单位测定结果:枯萎病指0.8,黄萎病指10.2,属兼抗枯、黄萎病型新品种。
  4.纤维各指标搭配合理:纤维长度28.7mm,比强度21.lgf/tex,麦克隆值4.1,黄色度8.3,气流纺品质指标1857,色泽洁白有丝光。
  5.适应性广:既适于黄河流域棉区麦套夏棉种植,也适于新疆内陆棉区和京津唐亚区一熟春棉种植。2000—2002年在新疆推广447.2万亩,内地554.1万亩,3年累计1001.3万亩,新增纯收益9.7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