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院级奖成果

高产、优质、抗虫、不育系制种杂交棉—中棉所38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邢朝柱,郭立平,靖深蓉,郭三堆,刘金海,王海林等
  • 起  止  时  间 :1998年—2005年
  • 获  奖  情  况 :200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中棉所38是在国家育种攻关项目支持下所育成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抗虫、不育系制种的棉花新杂交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稳产高产:1997—1998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平均较对照增产34.01%,居参试品种(系)之首,达极显著水平;纤维品质优良:比强度22.1gf/tex(30.9cN/tex),绒长29.9mm(30.2mm),麦克隆值4.4。适应性广:长江、黄河流域均适于种植。病虫多抗:枯萎病指5.67,黄萎病指15.04;高抗棉铃虫、红铃虫。
  中棉所38是我国植棉史上第一个利用双隐性核不育系配制的杂交棉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是目前国内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不育系杂交种,是一个具有开创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品种,是转基因技术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成功结合的典型范例。该杂交种集抗虫、抗病、丰产、优质、简化制种于一体,母本为不育系,不需人工去雄,提高了制种效率,可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50%左右的用工,有力地推动了棉花杂交种的大众化、普及化。
  中棉所38通过国家审定后累计推广面积达620万亩,目前仍处于上升时期,种植区域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先后被山东惠民中棉种业公司、河南唐河中棉种业公司、长江中棉种业公司等多家种子企业定为主推品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8 557.61万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