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逆、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所35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刘正德,李运海,郑文俊,王红梅,夏敬源,刘金海,杨异超,谭联望
- 起 止 时 间 :1990年1月—2000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中棉所35是针对黄淮棉区麦棉春套和西北内陆南疆棉区棉花迟发、晚熟的逆境,采用生态育种的方法,利用麦棉春套的生态条件,选育出的高产、抗逆、优质棉花新品种。
中棉所35丰产性突出:河南麦套区试比对照中棉所17增产22.8%,河南麦套生产试验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11.1%,均位居首位。新疆中熟区试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31.58%,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均位居第一。尤其是1998年山东中熟生产试验,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10.8%,增产显著,表明其产量水平已赶上和超过一熟丰产春棉的产量水平。中棉所35抗逆性强:苗期耐低温,抗苗病;花铃期耐肥水;后期抗低温;适应范围广,不仅适宜黄淮棉区麦棉春套或一熟春播,尤其适宜南疆棉区种植。中棉所35纤维品质优良,尤其纤维色泽洁白,解决了新疆原棉近年常因色泽欠白而蒙受巨大损失的问题。
中棉所35累计种植面积23.8万公顷,创综合经济效益4.1亿元,已成为占新疆植棉面积65%的南疆棉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