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精制技术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沈育杰,赵景辉,王金和,王玉方,常维春,刘彦,孙长伟,邓军哲,赵淑兰
- 起 止 时 间 :1992年1月—1995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研究确定了山葡萄色素生产工艺,生产的山葡萄色素色价高,稳定性好,无异味,剂型齐全,成本低,采用本工艺生产的色素经生产厂家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其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正交试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了山葡萄色素提取最佳条件为溶剂A加助溶剂B,浸提两次,时间分别为4小时、12小时,溶助比100:1,液料比5:1,对原料粒度无要求。
2、筛选出最佳吸附剂组合为A:B=1L:1。
3、建立真空冷冻干燥色素冻干曲线,全过程16小时,温度±40度,产率0.321Kg色素/100L原汁。
4、进行了喷雾干燥色素试验,热空气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90℃。
5、建立真空加热干燥色素生产工艺。
6、筛选出3个高色价山葡萄晶系,从44份山葡萄种质中评价出色价在100以上的品种(品系)有77103号118.536;73132号134.396,长白五号104.005。
7、探讨了山葡萄色素在自然光、紫外光、热条件下的稳定性,证明该色素有较中的耐热、耐自然光、紫外光能力。能够满足食品加工工艺要求。
8、观察了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证实除Fe+++离子对色素影响较大外,其它离子无明显影响。
9、对色素的剂型进行了研究,共研制出流浸膏、稠浸膏、冻干粉、喷雾干燥粉、真空加热干燥粉等多种剂型。
10、研究了色素可溶性。该色素溶于水、醇,不溶于及其它有机溶剂。
11、研究了色素的PH反应,该色素随PH不同在酸性条件下呈紫红、红、淡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淡红、兰、黄色。
12、利用山葡萄压榨汁直接提取色素,其滤过汁经发酵后可生产白色高档山葡萄酒,其色泽呈琥珀黄色,香气怡人。
13、对山葡萄进行了定性分析,推断山葡萄色素由芍药色素-3-葡萄糖苷(Pn-3-glu)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lu)组成。
14、制定了山葡萄色素企业标准。
15、分析了山葡萄色素色价及营养成分,利用本工艺还可生产强化山葡萄酒,色泽加深,营养提高,味道更纯正。
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外未见报道,应用后为山葡萄色素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并可产生极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