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院级奖成果

节水农业宏观决策基础研究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薛志士,罗其友,宫连荚,陶陶,李应中,陈锦旺
  • 起  止  时  间 :1993年3月—1998年1月
  • 获  奖  情  况 :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节水农业从试区向区域面上扩散、从专家行为转化为农户行为是发展节水农业面临的科学难题之一。本研究定位于这种“转换点”,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对有关节水农业的一些重大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定量、定位的开拓性研究,形成了较完整的节水农业宏观决策基础,既可满足节水农业区域宏观决策需要,又可为农户发展节水农业提供应用指南。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特色:
  1、首次系统提出节水农业分区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①指标设置-因子系统分析;②指标选择——独立性和空间变异性分析;③指标提取-主成分分析;④指标权重——特征根法。确立了由区域水资源供需特征、水资源利用特征、农业特征、经济特征、等4组指标构成的分区指标体系,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分区的基本单元,指标空间聚类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把华北平原节水农业分为3个一级区,11个二级区。   
  2、在充分调研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经济效益和资源琢境效应的五种节水农业类型模式及其区域选择。①以喷微灌为主+节水型农业措施;②渠道防渗为主+田间节水+节水型农业措施;③低压管道为主+田间节水措施+适水种植;④以适水种植为主+微灌;⑤渠道防渗、管道输水为主+田间节水措施+节水型农业措施。
  3、水价是发展节水农业最有效的经济杠杆。本研究提出了农田灌水定价的四项原则,建立了水价决策计量模型,制定了2010年灌溉水价控制目标。
  4、将县或县以上的有关管理机构确定为系统的基本用户,把节水农业的宏观决策活动划分为技术决策、空间决策和政策制定三种主要决策类型,设计了节水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5、为确保华北平原农业的可持续性,建议实施科学基础工程、灌溉农业工程、旱地农业工程、开源工程、管理工程、政策工程等六项节水农业行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