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院级奖成果

我国主栽梨树病毒种类鉴定及脱毒技术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王国平,洪霓,张尊平,薛光荣,董雅凤,王焕玉,张少瑜,于济民,姜修风,杨振英
  • 起  止  时  间 :1991年—1997年
  • 获  奖  情  况 :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在国内首次鉴定出我国主栽梨树上有四种病毒: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矮化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其中梨环纹花叶病毒与苹果褪绿,十斑病毒为同种病毒;梨脉病毒与茎痘病毒为同种病毒。总侵染率为86.3%。在田间和温室对4种梨病毒进心进行了鉴定,筛选出一套适合我国特点鉴定梨病毒的最佳木本指示植物。四种梨病毒温室鉴定所需时间由田间鉴定的1.5~2.0年缩短为2~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梨树上苹果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明确了检测技术。改进苹果茎沟病毒提纯方法和抗血清制备技术,其检测效果有新提高。在国际上首次研究明确了苹褪绿叶斑病毒ACLSV-C和ACLSV-B两个株系在生物学和生化特性上的差异。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及两者相结合的五种方法脱毒,首次获得锦丰、早酥、秦酥、砀山酥、苹果梨、鸭梨、矮香、金花4号和雪花梨等9个东方梨品种47株无病毒母本树,并比较了5种脱毒方法的优缺点,其中脱毒率分别为:恒温热处理47.1%,变温热处理64.3%,茎尖培养88.8%,热处理十茎尖培养及试管苗热处理+茎尖培养100%。该项研究填补了我国梨树病毒研究的空白,提出的梨脱毒技术和病毒检测方法及所获得的无病毒原材料,已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并为在我国开展梨的无病毒栽培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本项成果实用性较强,已向山东、辽宁、河北等9省(市)提供梨无病毒母本树和无病毒原种接穗繁育及栽培梨无病毒苗木,提供病毒抗血清、病毒单克隆抗体,以及进行梨脱毒和病毒检测技术培训,获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