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安全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员:张继瑜,周绪正,李冰,魏小娟,程富胜,李剑勇,牛建荣,尚小飞,陈国明,廖成斌,刘希望,杨亚军
- 起 止 时 间 :1996年01月—2017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畜禽感染性疾病是养殖业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生产难题之一,对我国畜牧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发展高效、安全畜禽抗感染性药物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本成果针对中兽药物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和新兽药开展创新研究,并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解决我国抗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存在的疫苗预防措施不足、有效的化学防治药物缺乏、微生物耐药性严重、药物残留及中兽药产业中存在的生产技术落后、质量控制技术不完善、有效性差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缺乏安全有效防治药物的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成果研制了1种防治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板黄口服液”,建立了药物的规模化生产工艺路线,生产工艺合理、简单,便于操作;研制了1种防治畜禽温热病的药物组合物“炎毒热清注射液”,建立了药物的制备工艺,临床使用方便、高效、安全无毒;建立了1种西藏雪山及雪层杜鹃挥发油的捉取技术,收率显著提高,通过分离鉴定获得26种新发现化合物;建立了1种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鹃多糖技术,提取时间缩短,多糖得率显著提高1%以上;建立了1种同时提取骆驼蓬中骆驼蓬粗多糖、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方法,实现了高效提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建立了1种骆驼蓬生物碱的微波辅助提取方法,收率提高了17%以上,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更适合用于工业化生产。
项目通过实施,成果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1项,获国家新兽药生产批文2项;建立了1项新兽药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了5个试验示范基地和2条中试生产线;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收录8篇;建立了“中兽医药数据库”1项;出版著作3部。
本成果在甘肃等28个省、区推广,应用于畜禽呼吸道疾病防治,应用动物数量1500多万头(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68亿元,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研究技术成果可广泛适用于同类中兽药的开发,研究成果属高效、安全、污染少、残留小、价廉、使用方便的农业投入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产业化优势明显。研制的新兽药对临床有效防治畜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我国动物源牲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