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茶园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盐城市盐海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云马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华源凯马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员:肖宏儒,秦广明,宋志禹,丁文芹,韩余,梅松,陈勇,夏建林,季顺中,张士兴
  • 起  止  时  间 :2008年1月—2015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8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茶是国饮,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主产区的支柱产业。我国茶叶种植超过4530万亩,年产值逾1920亿元。由于茶园广布于丘陵、山区,生产机械化难度大,机械化率不足10%,劳动力成本超过茶叶生产成本的60%。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实现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迫在眉睫。项目瞄准生产全程机械化,坚持模式引导,以动力平台通用化及作业部件模块化为核心,以板结土壤耕作、绿色植保和名优茶采摘等技术为重点,着力提升茶园生产机械化技术水平。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根据平地、缓坡、陡坡茶园的基本特征,创新提出了“动力平台+”的茶园机械化技术模式。提出“平地跨行乘用式”“缓坡超低地隙行间行走”和“陡坡轻简型”三种机械化作业技术模式,研发跨茶蓬高地隙(地变隙轨距)、行间窄幅超低地隙和手扶式三类动力平台及作业部件,形成了三类典型茶园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与装备体系。

  2.针对茶园土壤板结问题,创建“针式”仿生耕作理论,创制了仿生耕作机具。模拟人工挖掘,优化挖掘轨迹,利用挖掘反作用力,易破土;创新设计仿生耕作机构和微弧形变曲率半径“针式”耕齿,阻力小,易碎土;集成创制了仿生耕作机具及螺旋式耕作机具,耕作深度由人工挖掘的5-8cm提高到23.3cm。成果填补了我国茶园板结土壤深耕施肥技术装备空白。

  3.针对绿色防控的重大需求,创新负压害虫绿色防治技术,创制了系列负压捕虫装备。基于害虫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确定最佳风速与风压;优化了风机叶片角度与尺寸,效率与平稳性明显提升;创新设计“扁型”“弧形”捕虫口,风压大、分布均匀;创制了负压捕虫装备,首次捕虫率达到70%。为绿色茶产业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撑。

  4.针对传统机采茶完整率低的问题,创新仿生采茶技术,创制了跨行自走式采茶机和智能化采茶部件。创新设计调控新梢受剪姿态的扶叶机构和采筛一体复式作业机构,集成创制了跨行自走式采茶机。采茶完整率由传统的60.4%增至77%,夏秋茶资源获得充分利用,综合效益提高40%左右。创新嫩梢高效精确识别、精准定位技术,创制了智能采茶部件,识别率达到90%,采摘速度达2400个/h,为高效智能采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