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盲蝽类重要害虫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吴孔明,陆宴辉,姜玉英,门兴元,封洪强,李耀发,高希武,柏立新,崔金杰,宁 君,张永军,曾娟,彩万志,李 萍,梁革梅
  • 起  止  时  间 :1998年01月—2014年11月
  • 获  奖  情  况 :2017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成果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盲蝽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上升成为棉花、枣、葡萄、桃、梨、樱桃、茶、苜蓿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害虫,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连年成灾,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果茶品质,经济损失巨大。自1998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8家单位系统研究了我国盲蝽的种类组成、为害习性、灾变规律、种群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盲蝽防治的多项理论与技术创新。(1)阐明了盲蝽种群发生的关键生物习性与季节性寄主转移规律。(2)揭示了近20年来我国盲蝽种群区域性灾变的生态学机制。(3)构建了全国性盲蝽种群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和测报网络。(4)研创了盲蝽防治核心产品和多种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先后出版著作2部、在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1篇(SCI收录6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9项、实用专利5项,制定盲蝽测报与防治技术标准15项。2016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2011年以来,该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实现我国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参考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