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其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
  • 主要完成人员:朱德峰,陈惠哲,徐一成,李革,张玉屏,霍立君,岳玉兰,殷延勃,万克江,怀燕,向镜,张义凯
  • 起  止  时  间 :2006年01月—2014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7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成果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成果围绕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及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问题,根据我国水稻生产特点,发明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通过培育上毯下钵机插秧苗,利用普通插秧机实现钵苗机插,解决了传统毯苗机插存在的问题,结合毯苗机插和钵苗摆栽优势,实现水稻机插高产高效。研发钵形毯状系列秧盘、配套播种和机插机械装备及育秧基质,实现了机插秧配套装备创新,促进了机插技术升级。钵形毯状秧盘底部由一组纵横排列的钵碗组成,利于根系盘结,培育的秧苗上层连成毯状,下层分隔成钵形,机插时按钵取秧准确,插苗均匀。制订了钵形毯状秧苗机插秧盘行业标准。研发机插育秧基质系列产品,实现产业化生产应用。研发定量定位机插方法,实现精量按钵取秧,提高机插效果,秧苗断根率由传统毯苗机插的36.6%下降到20.1%,漏秧率降低2.1%-4.8%,且插苗均匀,伤秧少,插后秧苗提早返青3-7天。集成创建了"稀播壮秧、合理密度、精确施肥、节水灌溉、定量控苗、病虫草综合防治"为核心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据全国不同稻区、季节和品种72个试验示范点测产结果,应用该技术比传统机插平均增产10.12%。

  成果获发明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90余篇,拍摄科教专题片1部。成果解决了传统机插存在问题,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属国内外首创,达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机插秧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升级。国内相关农机企业研发与该成果配套的机械装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秧盘生产销售产值达2.19亿元,促进企业增效。技术连续6年(2011-2016年)列为我国水稻主推技术,在我国20多省市示范推广,目前年推广面积占全国水稻机插秧面积20%左右,在黑龙江农垦2300万亩水稻中占90%左右,代替原来子盘育秧毯苗机插技术。据不完全统计, 2010-2015年成果在黑龙江、吉林、浙江、等地推广8642.2万亩,增产稻谷311.7万吨,节本累计增效87.04亿元,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