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油菜可持续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张春雷,马霓,李俊,李光明,陈畅,张利艳,刘丽欣,杨良金,汤天泽,程雨贵,周薇,刘清云,王良军,刘继民
  • 起  止  时  间 :2001年8月-2017年8月
  • 获  奖  情  况 :201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制约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油菜主产区种植模式单一、茬口衔接不甚合理、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历经16年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突破:

  1.创新根-冠协同理论,提出油菜“理想株型”指标,发展了可持续生产理论。探明密植高产群体根系形态和功能,证实角果皮类C4途径或C3-C4中间型代谢途径,提出油菜亩产300公斤以上群体株型指标;阐明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逆境下油菜生长的根系与冠层互作机理,开辟了抗逆新途径;发展了利用油菜青鲜组织和根茬还田,通过生物熏蒸抑制土传病害,促使土壤肥力提升的生理生态理论。

  2.创新优化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为粮油持久安全供给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优选出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构建油菜机械播种密度和施氮量优化数学模型、株型和冠层高光效调控技术、机械化收获等高产高效新技术;创新长江流域油稻、油玉、葡萄圃套种绿肥油菜等可持续绿色化生产技术,实现“粮油兼丰,绿色发展”。

  3.开展技术集成组装优化和规模化示范推广,创新技术推广模式,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利用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含油量油菜品种,开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绿色化技术示范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和优质同步提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成果紧密跟踪国际前沿,创新高产高效理论与技术,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实用性;在研究过程中,植物生理生态、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系统创新性强。发表研究论文64篇。专家鉴定“成果整体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鄂、川、皖、赣等地试验示范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实施5项发明专利技术及2项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328.10万亩,新增利润26.62亿元,其中近三年增加利润17.62亿元。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