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超级专用早稻中嘉早17的选育与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胡培松、唐绍清、杨尧城、罗炬、焦桂爱、蔡金洋、谢黎虹, 邵高能, 魏祥进, 圣忠华, 徐伟东
  • 起  止  时  间 :2001年1月—2013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早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早稻约占水稻播种面积的 20%,占粮食总产的 7%左右。但早稻生产一直存在以下难点:①早稻灌浆成熟期间高温逼熟严重,导致垩白米率高、整精米率低,品质稳定性差,优质米产业化开发难度大;②食用优质早稻品种产量多偏低,种植效益不高,直接导致稳定早稻生产难度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而“优质化”、“专用化”是早稻生产的根本出路。

  针对早稻生长前期易受低温危害,后期高温逼熟严重品质差,生长周期短难创高产等技术难关,提出前期功能型超级米粉专用早稻选育方法,并在分离世代密植条件下进行选择,低世代高肥和低肥条件下进行双重选择,以提高育成品种的适应性。实现扬早籼稻高产之长,避食用品质差之短之目标。

  研发了米粉等专用早稻品种选育方法,为加工专专用早稻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平台;提出了前期功能型超级早稻选育新思路,探索了环境友好型早稻品种选育方法,为广适、超高产专用早稻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育成中嘉早 17 集丰产性、广适性和优良加工特性于一体,其综合性状居长江中下游早籼稻领先水平;中嘉早17集氮、磷、钾高效利用和籽粒镉低积累于一体,在水稻品种中极为罕见,对绿色增产、资源节约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中嘉早17具有苗期快长、耐寒性较强,为高产潜力打下基础,中嘉早17具有优质(专用)、高产、抗逆、环境友好等显著特点。根据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2014年年推广面积达916万亩,2015年推广1028万亩,成为我国籼稻区年推广面积最大品种,是继浙辐802后近30年来唯一年推广面积近千万亩的早稻品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