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梨高效高改及配套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李秀根,杨健,王龙,王苏珂,张丙孝,赵卫琴,郭超峰,薛华柏
  • 起  止  时  间 :2007年01月—2013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5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负责、河南省主产县等单位共同协作,针对目前梨树高改技术问题,开展了梨“高效高改”及其配套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具体实施了“高效高改”核心技术中的“主枝枝侧多位刻槽插皮接”与传统“插皮接”的比较试验、嫁接时期和砧穗亲和力试验;设计并制定了“梨园改造价值及潜力评价”方法,定义了“果园覆盖率”、“缺株率”和“断行率”,并建立了计算模型;起草编制了河南省地方标准《梨高接换种操作技术规程》。通过研发和集成,最终创新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2年恢复树冠、3年恢复产量的“主枝(干)枝侧刻槽插皮接+小枝切腹接”的“高效高改”新技术”,其中构建了“高接换种三人流水作业法”;建立了梨园改造价值及潜力评价体系;发明了便于简约化和省力化的梨“倒伞形”树形和专门用于“高效高改”的嫁接剪和嫁接刀;完善了与梨“高效高改”相配套生产关键技术;在项目实施和成果推广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推广协作组。由项目负责人李秀根研究员为组长,联合协作组成员单位的有关领导和技术骨干,实施分工协助、落实推广内容、推广地点、规模和进度。经过4年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先后在河南、河北、安徽、江苏、云南、山东、山西、北京、福建等15个省(市)28个县(区)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项目成果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