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奶牛主要产科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李建喜,杨志强,王旭荣,张景艳,王磊,李新圃,冯霞,王学智,崔东安,罗金印,李宏胜,李世宏,孟嘉仁
  • 起  止  时  间 :2007年01月-2014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建立了乳汁体细胞数一标志酶活性—PCR细菌定性的奶牛乳房炎联合诊断技术,研发出首个具有国家标准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技术LMT,创制了1种有效防治隐性乳房炎的新型中兽药,制定了乳房炎致病菌分离鉴定国家标准,组装出以DHI监测、 LMT快速诊断、定量计分、细菌定期分析为主的奶牛乳房炎预警技术。(2)制定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判定标准,完成了我国西北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流行调查和药分析,首次从该病病牛子宫黏液中分离到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发现了2种具有防治子宫内膜炎的植物精油,防治子宫内膜炎新型中兽药“益蒲濯注液”获得了国家新兽药证书。(3)确定了奶牛胎衣不下中兽医学诊断方法,建立了中兽药疗效评价标准,创制出1种有效治疗胎衣不下的新型中兽药复方“宫衣净酊”。(4)利用CdCl2诱导技术建立了能中药的不孕症大鼠模型,完成了奶牛不孕症血液相关活性物质分析研究,首次报道了可用于奶牛不孕症风险预测及辅助诊断的3个标识蛋白MMP-1、 MMP-2和Smad-3,发现了1种能治疗不孕症的中兽药小复“益丹口服液”。(5)建成了“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技术资源共享数据库”,获国家软件著作权,分别制定了我国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创制新产品4个,新兽药证书1个;1项国家农业行业标准,3项授权和2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2篇科技论文,SCI收录6篇,4部著作;培养1名博士后、2名博士和3名硕士、3名技术骨干。

  该成果为我国奶牛健康养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产品保障,对提高饲料报酬和净化养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提质增效效果显著。

  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分别在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和黑龙江等地,对相关技术成果进行了示范推广,规模达168万头次,培训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 全程约产生经济效益103328.0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