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蝗虫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6-17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畜牧总站、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
- 主要完成人员:张泽华、贠旭江、高文渊、农向群、洪军、张卓然、李春广、单丽燕、王广君、马崇勇、杜桂林、苏洪田、曹广春
- 起 止 时 间 :1996年01月—2012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阐明了我国草原优势种蝗虫发生规律,构建了宜生指数模型,划分了宜生区,制定了《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国家标准和《草原蝗虫调查规范》行业标准。通过研究植物与蝗虫生态位关系、草原蝗虫取食模式和草原蝗虫危害损失,构建了生态位距离模型、取食选择性指数模型和经济生态阈值模型。创新了草原蝗虫预测方法,建立了种群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创建了绿僵菌菌种资源库及改良平台,改良了油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生产关键技术,优化了发酵工艺,完成4个新药登记。构建了以绿僵菌为主的内蒙古草原、新疆山地草原、青藏高原草原等区域蝗虫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在全国草原省区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