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油料功能脂质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黄凤洪,邓乾春,汪志明,马忠华,曹万新,刘晔,赖琼玮,许继取,郑明明,李翔宇,杨宜婷,周强,唐青涛,葛亚中,黄庆德,杨湄,李文林,郭萍梅,万楚筠,周琦
  • 起  止  时  间 :2004年05月—2012年10月
  • 获  奖  情  况 :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1. 创建了低温压榨亚麻籽油吸附脱苦、原香山茶油生产(剥壳、湿润蒸炒、低温压榨和特异性吸附)、双低菜籽微波预处理低温压榨制油、ARA和DHA藻油提质制取(发酵液高温瞬时灭活、酶解破壁、低温脱臭以及多级分子蒸馏技术)以及超声波辅助酶法脱胶等提质加工技术,显著提高了油脂得率(最高增加6%),增加了油脂中的多酚(Canolol增加9倍)、角鲨烯(从未检出增加至11mg/100g)、植物甾醇等核心营养成分含量,显著减少了反式脂肪酸的生成(从2-3%降低至0.2%以下),有效降低了苯并芘含量(从99ppb降低至5ppb以下),明显改善了油脂风味,揭示了Canolol单体等多酚类物质以及关键风味成分的转化和形成途径,阐明了油脂中营养成分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2. 分别以亚麻籽油、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α-亚麻酸、DHA等为原料制备了具有显著降脂活性的植物甾醇酯,采用无溶剂直接酯化、高活性脂肪酶固定化(磁性、混合模式硅胶、超高交联聚合物)和短时超声波预处理辅助酶促酯化等技术解决了使用不安全助剂、催化效率低、酶稳定性差、无法重复使用、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实现了高效绿色修饰改性,产品平均酯化率90%以上、纯度95%以上,产品品质符合新资源食品要求,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采用转相乳化、凝聚的原理和高压均质、低温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DHA、ARA藻油和紫苏油粉末油脂,产品表面含油率0.6%以下、包埋率95%以上,过氧化值小于1meq/kg。3. 首次以富含α-亚麻酸的亚麻籽油、紫苏油微囊粉等为原料,与中药提取物进行复配,分别采用软胶囊制剂技术和硬胶囊制剂技术研发了具有显著缓解视疲劳作用和辅助降血脂作用的3个保健食品并获得批文,其有效率分别达到64%和70%以上。采用营养强化与复配技术研制了植物甾醇酯强化油、藻油DHA强化油和营养配方油等。

  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收录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项,并研制了系列脂质功能性配料和健康新产品。项目成果已在湖北、湖南、江西、广西、云南、甘肃、河北、内蒙古、广东、辽宁等十多个省份应用于亚麻、油茶、微生物油脂、双低菜籽、紫苏、茶叶籽、火麻仁等22家油料和脂质深加工企业,2012-2013年共新增销售额66.24亿元,新增利润8.31亿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