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研制与应用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1-2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刘旭,曹永生,江用文,李锡香,王述民,刘庞源,卢新雄,赵来喜,宗绪晓,伍晓明,粟建光,柯卫东,刘凤之,王力荣,熊兴平
- 起 止 时 间 :2004年—2008年
- 获 奖 情 况 :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1.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作物种质资源质量控制规范保证描述规范和数据规范可靠性、可比性和有效性的创新技术思路,研制了110种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描述规范和数据规范,拓展和创新了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的描述规范,其中38种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为国际首创,并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应用。
2.首次研制了110种作物种质资源技术指标3 824个,重点涵盖了品质(营养品质、感官品质、加工品质、贮藏保鲜品质等)、抗病虫、抗逆特征特性等新的技术指标,集成创新了1 793个技术指标,改进规范了9 436个技术指标。
3.在国内外首次统一了10大类度量指标,系统研制110种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336个,创建了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编制出版110种作物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系列丛书共110册。
4.提出了以规范化和数字化带动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在20万份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数字化表达和远程共享服务上得以实现,利用分发种质11.18万份次,育成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17亿亩,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