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桃品种资源的收集、评价、创新及高效利用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年鉴》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员: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过国南,左覃元,李素敏,刘端明,王新峰,江雪飞,乔飞,郭金英,阎振立,郑伟,张春香,李凤婷
- 起 止 时 间 :1985年1月—2004年6月
- 获 奖 情 况 :2004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1.在对我国观赏桃花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保存了国内外55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观赏桃花种质资源,创建了我国观赏桃花种质资源保存最为丰富的资源圃。
2.对观赏桃花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及遗传特性研究,确立了观赏桃种质在桃演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及其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地位。
3. 评价了已经收集的观赏桃花种质的需冷量及不同需冷量的花芽分化特性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特性,提出需冷量越短、成花越容易且花芽分化的起始时间早,为观赏桃花保护地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4.采用胚挽救技术,培育出需冷量在400小时以下的观赏桃花新种质3个(迎春、探春和报春)以及满天红、红色菊花、白花垂枝、万寿红(矮化油桃)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其它种质4个,丰富了观赏桃花品种,对于延长观赏桃花的观赏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对收集、创新的观赏桃花种质以及促早栽培等技术在设施栽培、观光果园及园林绿化生产中成功应用,遍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积推广种苗3000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