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对虾拦网(塘)养殖敌害鱼类清除技术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
  • 主要完成人员:夏春华,林志强,朱全芬,樊兴土,柳荣洋,田洁华,王路,唐丽萍,严名潮,丁雪燕
  • 起  止  时  间 :1990年1月—1992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对虾拦网(塘)养殖敌害鱼类清除技术的研究是浙江省科委下达的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协作承担。
  本项目的重点是解决对虾养殖中敌害鱼类的清除技术问题,提供可以操作的规范化的技术措施。通过对茶皂素的鱼毒活性机理、敌害鱼类清除技术中的药剂使用浓度、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次数以及虾贝混养塘中的使用方法等6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使用茶皂素对虾养殖保护剂清除敌害鱼类的技术措施,具有广泛的实践和应用价值。
  针对浙江沿海敌害鱼类多的特点,采用以茶皂素为主体研制而成的清池剂,进行敌害鱼类清除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使用浓度为3mg·kg-1,其杀灭率在95%以上;在拦网养殖中每茬使用3次(养殖前1次养成中2次),塘养殖中每茬使用2次(养殖前和养成中各1次),能有效地控制敌害鱼类对对虾的危害;在虾贝混养的塘中作用,采用排水至露出滩面的方法,可以达到清除鱼类的目的。
  经1991~1992两年在浙江普陀、定海、乐清等10个县市中试,应用面积达4442亩,一致认为该技术操作方便,见效快。经5个单位试验对比和产量实测,应用该技术每亩平均增产达42.05kg,增收772.1元,投入产出比达1:2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浙江现有对虾养殖面积11万亩,若采用本技术作为高产、高效、优质的配套技术,按亩增对虾20kg计,全省年增产对虾2200吨,新增产值4000万元以上。本技术在全国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