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多抗稳产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技术及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新疆中棉种业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员:严根土、佘青、潘登明、黄群、赵淑琴、匡猛、付小琼、王宁、王延琴、卢守文
  • 起  止  时  间 :2000年1月—2011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针对新疆产棉区次生盐碱、干旱、寒流等灾害频发的实际,以选育多抗稳产棉花品种为主攻目标,历经20多年攻关,在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培育了多抗稳产棉花品种中棉所49,实现了耐旱碱、大铃和高衣分等性状的协同改良,推动了我国主产棉区品种的更新换代。该品种对旱碱低温和病害多抗,适应性强;首批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连续10年,年限最长;同时成为国家与自治区两级区试的对照品种,连续8与9年。2005年开始推广,面积占南疆的16.5%,近两年上升到65%;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由2.1%增加到15.5%,并仍在保持,在全国棉花产业地位突出。

  2.优化了育种策略,创建了低代大群体多逆境交叉选择的育种技术途径,丰富了我国棉花育种的理论与方法。该策略的指导思想是:创制或选用亲本的“短板”性状起点要高,不能带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主攻的目标性状可追溯;对育种3个关键环节创新了举措,提高了变异的创造、选择和稳定的效率。特别是创建了低代大群体多逆境交叉选择的技术途径,是穿梭育种的发展。创制了优异材料中51504,成就了突破性新品种中棉所49。

  3.构建了中棉所49保真繁育的DNA指纹检测监控技术,研发了品种种性纯化和全程精控技术体系,保障了该品种在主产棉区的长期大面积应用。发明了中棉所49的DNA指纹检测方法,结合种子质量“全程精控”等技术,在中棉所49长期大面积推广过程中的种子质量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创建了基于中棉所49的棉花种植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标准化模式,为我国棉花种植规范化提供了一个先例。中棉所49作为样本,建立了国家棉花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制定了品种、栽培、采收和加工等4项地方标准,为主产棉区精准棉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关键核心技术。

  项目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项,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22篇。中棉所49累计推广7118.5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23.3亿元,近三年推广面积2650万亩。该品种多抗稳产,占南疆面积的65%,引领了品种更换,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TOP